2007年12月7日星期五

“咖啡馆”

今天早上,在巴黎左岸,离索邦大学不远的一个街角咖啡馆里,我忽然想到了。。。。

(看了这样开头同志们不觉很反胃吗? 写在这里是,前两天在abbs看到转的《建筑师》上"冯路“的一篇文章,主题很无聊就不说了,

转:
“ 去年四月,在离爱丁堡大学不远的一个街角咖啡馆里,我一时脱口而出,把“表现现实主义”这样一个标签式的词语贴在了刘家琨的身上。
当时我刚从一个冗长的学术会议中脱身出来 。。。。”

keys:
爱丁堡, 街角咖啡馆, 脱口而出, ...主义, 把标签贴XXX身上, 学术会议, 脱身....

(真不经常碰到有人像连珠炮似的把我恶心得这么彻底的,大家可以点击链接感受: “恶心一刻” )


这样开头有助于交代时间地点吗,还是对主题思想的环境表达有什么帮助,为什么总是咖啡馆?
名人好像都这样,尤其是在这个老不死的欧洲大陆上,
当地人就不说了,打小,大早上睁了眼就拿着咖啡往进灌,就根咱们喝糊辣汤似的。

在亚洲或美洲,没有这么多咖啡馆,国内肯德基,麦当劳什么的倒不少,环境也还可以把,我怎么从来没见过有人写 :

“我在街角的 KFC,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忽然......”

或是
“在纽约的街角的 starbucks ...... "

“我在街角的大 M 暧昧的黄色霓虹灯下,一手拿着已经冷了的汉堡包,一手急速的写下了...... ”

什么的。

这样在说话写文章时,矫情的贴标签,真不知道作者想传达给读者些什么信息。

还拿出来在“建筑师”上发,杂志社怎么就发了,你知道有多少学生在看吗,
咱年龄大了,听不懂看不懂就算了,但学生时代受这样的“核心期刊”的影响有多大是不用说的,这种“酸劲”也是种特色吗,
不过这年头兴“小众” ,越小越牛


没什么,就是看了这种东西忍不住地想骂街,虽然人家听不到,不过还是说出来舒服些。

2007年12月4日星期二

国内被封了

发现同志们反映这里国内上不来,原来被封了。

唉,我看看有什么办法没。

不过这里和picaso一起用真实很方便啊。要是麻烦我就又不想写了。

后续:

发现一个网站,专门为“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中国”等封闭 blogger 的地区
提供代理访问服务,

pkblogs.com


这样国内的同志们才能看到这里,希望以后不用总这么麻烦啊。

迪斯尼的七仙女


enchanted 迪斯尼 的新电影,

今天晚上和徐洋去看,还是迪斯尼的风格,

但是结构很像七仙女下凡的故事(不知是不是我太敏感了)

很简单的故事,看的人很高兴,就是将积极看待人生之类的。

播放完,周围的人们都很高兴,唱着跳着就出场了,(电影有歌舞部分)


走在街上,看着这些异乡的街景,像电影还没完似不那么真实。


回到家就听一个广播里的主持人批判这电影不真实,造作什么的,就是法国人说美国人那一套。


觉得干嘛那么认真呢,一个东西,让大家都高兴,不也挺好吗,

每天都去关注社会阴暗面,劳苦大众,是很真实,但不也挺累的吗。

有时候也不用太认真了,做设计,一个个苦大仇深的,都是为了拯救世界来当建筑师,

“累”字。

有时候换换脑子,轻松自己,娱乐别人,不是每分每秒都需要那么真实。

坂茂-蓬皮杜工作室

中了蓬皮杜扩建的标后就在他顶上盖了个工作室,
真有宣传意识!!
瞥见里面正在做的模型。

感兴趣他这个方案的连接在下面。
个人不是很喜欢。



http://www.centrepompidou.fr/Pompidou/Communication.nsf/0/53D301C4922CF6A0C1256D970053FA70?OpenDocument&sessionM=9.2&L=1
Posted by Picasa

2007年12月2日星期日

Alberto Giacometti

蓬皮杜他的回顾展:

keys:

对头像意义的研究,
去除空间的脂肪,
行走,一种生命的迹象。


还要明白,风格和理论是可以变化的,
做艺术有人捧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碰到“萨特”这样的。
Posted by Picasa

Brancusi

这老头挺牛

他们最后都更注意如何呈现自己的作品,
比如热衷于作品的陈列以及对底座的研究。。。

大家都见过就不废话了。
Posted by Picasa

喜欢上室外课

这的构造课不错,紧跟潮流,都是新鲜货,

这种东西不高深,很实在,就是收集点资料,参考照片什么的。


唉,希望建大现在也不再是混凝土框架,和那几本构造书了。
Posted by Picasa

mode


最近兴这个,没话
Posted by Picasa

当代的卢浮宫


那天,去卢浮宫

里面有舞蹈学院的学生跳现代舞蹈,
外面有奇怪的发光的感应电梯装置,

我还是喜欢有生命力的文化场所。

时代在变,你想逃也逃不掉。
所以还是和他聊聊吧。
Posted by Picasa

细节,啊~细节

一个路边小店,静致的橱窗里美轮美奂的文具设计,书包,架子,笔筒,铅笔。。。
从材料到做工都十分考究,(当然这种时候我从不打算看价钱 )

这边有很多各种各样,精致考究的小商店,几辈子人传承着他们家引以为豪的品牌,从各种奢侈品,到面包店,肉店。对“品质”的追求很让我佩服。
这种态度也是我们每个在这个浮躁环境下的浮躁的单体应该注意的吧。

(徐洋,又在旁边提醒我该写写她什么的,她总这样)
Posted by Picasa

我来自盗版帝国,yeah!!!!

十月份时,一次相机器材展上,Adobe的站台,介绍它的软件,一天到晚都有人讲,针对不同软件,还挺好,还有其他一些买图形软件的,在上一次北京相机展上好像不记得有什么软件商,确实市场不一样,但总有一天会一样的,那天我多少岁到是不知道。

(不过针对学生另当别论,全世界都有不要钱的教育版)
Posted by Picasa
刚开学时被老师逼着做 jaque ferrier的生态高层的分析模型,两年多第一次半夜做模型,还觉着挺好玩,现在做多了又没有那个新鲜劲了。

他的方案还挺有意思,值得看一下。一个法国国内混得比较好的建筑师,理论是偏寻求最近本简单的建筑元素,像是只为了基本功能而产生的工业建筑这样的例子。

jacques ferrier
Posted by Picasa